7月12日,法国与新喀里多尼亚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法国允许这个海外属地成立自己的国家,即“新喀里多尼亚国”。
法国海外事务部长曼努埃尔·瓦尔斯说:“这是个明智的妥协,既能维持法国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的联系,又能赋予这个太平洋岛屿更多主权。”
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在哪?和法国又是什么关系?
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外领地,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以东约1500公里,瓦努阿图西南220公里处。
由主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与洛亚蒂群岛等组成,分为南部省、北部省和洛亚蒂群岛省三个省,土地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北京市略大,总人口约28万,首府努美阿,官方语言为法语。
新喀里多尼亚距离法国巴黎1.7万公里,和法属波利尼西亚以及瓦利斯和富图纳同为法国在南太平洋的三个海外属地之一。
这座岛屿最早由英国人库克发现,他于1774年9月4日在第二次航行中发现了它,苏格兰的拉丁语名叫“喀里多尼亚”,于是将新发现的岛屿命名为“新喀里多尼亚”。
1853年9月24日,奉拿破仑之命,法国海军正式占领新喀里多尼亚,成为法国殖民地,并于次年建立了法兰西港,即今天的努美阿。
1864年,新喀里多尼亚成为流放地。十几年间法国共向当地遣送了约4万名罪犯和政治犯。不过1879年和1880年获得大赦后,大部分犯人返回法国,一少部分定居在了殖民地;
1885年法国派出总督对该地进行统治。1946年升为法国海外领地。
1953年,法国授予所有新喀里多尼亚人法国国籍。
1976年成立政府委员会,允许领地政府享有处理部分内部事务的自治权。1999年法国逐渐将大部分权力移交给当地,确保新喀里多尼亚享有更多自治权。
新喀里多尼亚和其他南太平洋热带海岛一样,风光旖旎,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这里有绵延1500公里的新喀里多尼亚大堡礁,环抱着2.4万平方公里全球最大的潟湖,外海直接坠入5000米深的“新赫布里底海沟”。是闻名世界的度假潜水胜地。
新喀里多尼亚虽然地狭人少,但相当富裕。据统计,其人均GDP约为36000美元,周边众多太平洋岛国人均GDP能达到1000多美元就已算不错,东盟部分国家也难以望其项背。
之所以如此富有,得益于法国每年的大量援助,法国每年投入约15亿欧元用于当地建设和民众的福利补贴,这一款项占新喀里多尼亚经济的近20%。
有法国做强大的经济后盾,当地人生活非常富足惬意,大部分民众对法国有较强认同感。
早在二战结束后,太平洋诸多岛国纷纷独立,法国也允许其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是否独立,不过当地积极性并不高。
2018年,新喀里多尼亚举行第一次公投,超过56%的民众选择留在法国;
2020年第二次公投,53%的民众依旧选择不独立;
2021年第三次公投,结果显示96%的民众倾向于留在法国。
不愿意独立原因很简单,留在法国每年可以获得大量援助,并借助法国是欧盟成员国的关系,其商品和服务贸易还能在欧盟范围内享受各种税率优惠政策,如果一旦独立,势必会失去这两块丰厚的收益。
另外,如果没有法国撑腰,独立之后法国放手不管,不保证其他地区大国对其有非分之想。
所以,享受“红利”的新喀里多尼亚民众对是否独立并不感冒,他们在意的,是切实可见的社会福利。
不过,虽然表面看似平静,新喀里多尼亚内部一直也是暗流涌动。当地土著卡纳克人与法国殖民者后裔一直关系紧张。
卡纳克独立运动组织前些年非常活跃,多年来一直在寻求独立建国,怎奈人口数量不占优势,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2024年5月15日,因改革新喀里多尼亚选民构成的宪法修正案,当地土著卡纳克人发生爆发大规模骚乱。
因该法案将削弱卡纳克人选民比例,阻碍他们争取独立进程,因此引起该群体的强烈反对。此次骚乱造成14人死亡、300多人受伤,造成了20亿欧元的损失。
每年大量的财政援助已成为政府负担,或许也不想再操心了。
于是今年7月12日,法国允许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成立新国家。其将拥有徽标、更高自治权、更大外交权和双重国籍等诸多特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意新喀里多尼亚建国,但仍需留在法国之内。
新喀里多尼亚将以“特殊形态国家”身份留在法国,其国防、外交、司法等核心权力仍由法国掌控,相当于一个高度自治的“国中国”。
法国的众多海外属地,其实都是殖民时期的遗毒,独立建国是大势所趋。
虽然暂时没有完全脱离法国,但这次协议很有可能就是其迈出独立的第一步,不排除之后会有进一步动作。未来这个太平洋岛国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PS: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标签: # 法国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