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7国投票制裁中国电动车那天,布鲁塞尔的会议室窗户关得严,空调吹不走满屋子的烟味。
2023年9月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时,中国电动车占欧盟市场8%,但增速比欧洲本土品牌快五倍。
比亚迪、上汽的车卖得便宜,欧洲消费者愿意买,欧盟委员会说这是中国政府补贴太多,不公平。
2024年7月先搞了临时关税,预投票时德国弃权,正式投票前突然变卦,说要反对。
德国为什么变?
大众2023年在中国卖了300万辆车,占全球销量三分之一;宝马在中国的利润比在欧洲多两成。
要是加关税,中国肯定反制,德国车企的供应链得乱套。
宝马CEO齐普策公开说,加关税行不通,会破坏自由贸易原则。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也说,反对票是正确选择,自由贸易才是王道。
法国车企雷诺在中国市场份额不到2%,反制影响不大;意大利想保护本土小车企,怕中国车抢生意。
西班牙总理桑切斯说要继续谈判,瑞典担心贸易战伤自己。
弃权其实是默认,但也说明欧盟内部不齐心。
匈牙利有比亚迪的电动车工厂,中国投资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经济依赖出口,不想和中国断贸易;马耳他太小,犯不着得罪中国。
这五个国家占欧盟人口22.65%,没达到65%的门槛,没能挡住提案。
中国反应很快。
投票当天,商务部说强烈不满,说欧盟无视事实,坚持保护主义。
接着启动对欧盟猪肉和乳制品的反倾销调查,对白兰地征收临时反倾销保证金,最高39%。
法国白兰地每年出口中国占总出口四分之一,这一下打到了法国的痛处。
短期看,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会涨价。
比亚迪、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车得提价,欧洲消费者买车成本高了。
长期呢,中国车企会加速本地化生产。
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建厂,上汽也在欧洲布局,绕开关税。
德国车企松了口气,但也担心后续。
投票后,大众股价跌了2%,宝马跌了1.5%。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时说,支持自由贸易,欢迎中国车企到欧洲投资。
这和冯德莱恩的强硬态度对比明显。
欧盟这步棋下得值吗?
欧洲电动车产业确实落后,加关税能保护本土,但也可能让技术更落后——没有竞争,创新动力就弱。
中国反制后,欧盟出口损失更大,猪肉、白兰地年出口中国几十亿欧元,这些钱得从别的地方补。
德国站出来反对,不是为了帮中国,是为了自己的钱袋子。
德国出口到中国的车占欧盟对华汽车出口的大头,2023年德国对华贸易顺差巨大。
要是和中国闹翻,德国车企的利润得缩水三分之一。
弃权国多,说明好多国家犹豫,不想得罪中国。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老大,投反对票就是在释放信号:贸易战不是好办法,得坐下来谈。
中国应对得聪明,除了反制,还说愿意继续磋商,找价格承诺方案。
避免全面贸易战,同时让欧盟知道,制裁是有代价的。
欧盟想护着自己的产业,结果先伤了自己的出口;德国反对,是因为自己的车企离不开中国。
这事儿没赢家,要是继续闹下去,大家都得吃亏。
PS: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标签: # 电动车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