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可谓是无差别攻击,不论是敌是友,直接征收关税,从25%到40%不等,对加拿大直接征收35%的关税,随后还强调,只要是反抗还会再加。
加拿大政府很是不愿意,随后便对其进行反关税政策,即使是这样,加拿大的钢铁行业还是受到了重创,之后试图通过减少进口中国钢铁,为了保护好本国的钢铁行业,
卡尼声称这是为防止“他国借道加拿大向美国倾销”,镜头一转,美国钢铁产品却畅通无阻,新关税唯独对美国网开一面,这种政策精准绕开发出威胁的南方邻居,矛头直指太平洋西岸。
加拿大这一刀捅得既急又狠,2025年7月初,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点名批评加拿大拟实施的“数字服务税”,威胁加征关税。
当美加谈判陷入僵局,卡尼政府的选择不是据理力争,而是调转枪口对准中国钢铁,钢铁产业是加拿大的就业命脉,更是对美供应链的核心纽带。
数据显示,加拿大90%以上的钢材出口流向美国,2024年出口额占据全国钢铁贸易绝对主导地位,美国市场一咳嗽,加拿大经济就得肺炎。
卡尼的算盘打得响:用对华强硬向白宫递“投名状”,加拿大政府同步设立10亿加元钢铁基金支持本土产业,试图安抚国内情绪。
这种“自残式”外交引发舆论反弹,加拿大统计局分析指出,对美出口每降1%,国内制造业岗位将减少近2万个。
更荒诞的是数据矛盾:2023年加拿大从中国进口钢铁仅占进口总额的0.6%,所谓“中国借道倾销”的指控如同空中楼阁,卡尼在汉密尔顿钢厂的演讲台,成了表演对美忠诚的舞台。
中国反制的速度超乎想象,就在卡尼宣布钢铁关税的当天,路透社披露重磅消息:中国与澳大利亚即将达成油菜籽进口协议,允许澳方试运五批共15万至25万吨油菜籽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刀精准刺中加拿大命脉,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中国年消耗量超400万吨,其中64%长期由加拿大供应,贸易额高达20亿美元。
这块金字招牌却在2025年3月蒙上阴影,因加拿大追随美国制裁华为等行为,中方对加油菜籽征收了100%惩罚性关税。
加拿大农民眼看着仓库里金灿灿的菜籽堆成小山,却找不到买家,如今,澳大利亚这个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正虎视眈眈接盘,加拿大农业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
钢铁领域同样暗藏杀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还掌握全球70%岸桥设备供应,加拿大港口升级依赖中国制造设备,22台岸桥关税成本就高达1亿美元。
当“去中国化”遇上基建刚需,卡尼的关税盾牌成了加拿大纳税人的负担。
卡尼政府的双线溃败暴露出战略迷失,7月12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抵达上海,开启为期7天的访华行程,几天后,中澳油菜籽协议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在吉隆坡紧急约见中国外长王毅,表达“校准对华关系”意愿,王毅外长的回应仅两字:“赞同”,外交辞令的极简主义背后,是中方对实际行动的期待。
卡尼的摇摆源于定位迷茫,一边在钢厂高举“反倾销”大旗,一边向北京传递合作信号;既想维护西方阵营团结,又难舍中国市场红利。
这种战略精分让加拿大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刺的是,加拿大民众对华态度已悄然转变。民调显示支持加强对华经贸合作的比例,从2022年的5%升至2025年的26%,当卡尼忙着筑墙,加拿大商人正眼睁睁看着东方市场的门缓缓关闭。
历史总在重演,2023年加拿大油菜籽输华额高达27亿加元,占据其出口总量的40%,如今仓库中堆积如山的“黄金作物”,成了卡尼政治豪赌的牺牲品。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在东盟会议向王毅外长表达“校准对华关系”意愿时,得到的仅有两字回应:“赞同”,这简短的外交辞令背后,是中国对平等务实合作的期待。
大国角力中站队本是常态,但以自由贸易立国的中型国家,任何孤注一掷的政治押注都需要预备硬币翻面的代价,卡尼的钢关税大棒未能挡住美国的贸易铁拳,却让加拿大农民失去了东方市场。
信息来源:
加拿大加严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中方回应:只会损害中加经贸合作 2025-07-19 09:15·观察者网
加拿大宣布采取对含中国钢铁成分产品加征关税等措施 商务部回应 2025-07-18 17:27·新京报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 2025-07-11 15:22·中国新闻网
PS: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