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一直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然而近期他却频频对中国释放善意,甚至在签署法案时公开表示“中国帮了美国大忙”,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特朗普为何突然改变立场?
事情要从6月底说起,特朗普首次公开表示有意访华,但当时并未透露具体行程,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推进,特朗普的访华计划逐渐明确,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未来几周中美可能举行会晤,双方将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晤可能不在中美两国举行,而是选择在第三国进行,以确保形成“公平的会晤”环境,这种安排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微妙变化,也体现了双方寻求平等对话的意愿。
特朗普为何急于推进访华计划?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在特朗普的战略布局中,他原本希望在与中美关税休战后,迅速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为后续对华谈判积累筹码,然而多数国家对美国的谈判方式和条件并不认同,导致谈判进展不顺。
7月16日特朗普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时,出人意料地表示“中国一直都在帮助美国”,这一言论与他此前对中国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其外交立场的显著转变。
去年中美成立了禁毒合作工作组,双方在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统计数据,这种合作有效打击了跨国毒品犯罪网络,使芬太尼相关死亡人数在短短半年内减少了约25%。
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却十分矛盾,在称赞中国帮助的同时,他又声称芬太尼的主要来源是中国,甚至要求中国对相关制造者判处死刑,这种言论引发了中国外交部的回应,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芬太尼问题是美国自身问题,而非中国问题。
芬太尼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作为一种临床药物,中国对芬太尼的出口一直是合法合规的,美国芬太尼泛滥的根源更多在于其国内管控不力以及墨西哥边境的走私问题。
林剑在回应中给出了中肯建议,美国若想解决芬太尼问题,应正视客观事实,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国,这一建议指明了中美合作的正确方向。
目前中美两国各有各的筹码,中国有美国需要的市场和合作机会,美国也有中国看重的技术和资源,只要美国能够放正态度,真心实意地与中国对话,双方完全有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特朗普近期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既有战略考量,也反映了中美合作的客观需要,未来两国能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合作,不仅取决于领导人的政治意愿,更取决于双方能否正视彼此关切,寻找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观察者网 提起芬太尼,特朗普又改口:中国帮了大忙
环球时报 特朗普称中国将判处这类人员死刑,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涉芬太尼言论:美方应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对话
PS: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评论列表 (0条)